培群独中师生与国立清华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志工团在分享会上合影。第二排左起:徐铭权、王丽兰、李文辉、郭俊延。

    台湾清华大学国际志工团莅访培群独中 为马来西亚乡土文化播种培力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志工团莅访笨珍培群独立中学,为本校传播社、人文史地学会、图书馆学会与灯光音响学会逾百位学生分享史料搜集工作的心得感想。不仅如此,传播社与人文史地学会师生亦参与到志工团在北干那那的考察活动,获得观摩与学习的机会。国立清华大学志工团以“文史保存.社区营造.地方培力”为主轴,成功为培群生培力,播下乡土文化关怀的种子。

    清华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志工团是全台湾唯一以文化历史调查与保存服务工作为主的志工团。该团在指导老师王丽兰的率领下,一行14人,应本地文化组织“想象北干”之邀,驻点黄梨乡镇,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以田野调查为方法,借助数位科技来保存北干那那开埠迄今的文化历史。而在想象北干负责人徐铭权的穿针引线下,向来重视乡土教学的培群独中遂将清华大学志工团引入校园,以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爱护乡土的思想。

     国立清华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志工团和培群独中分别于7月12日(三)与15日(六)进行了两次活动。第一场活动由清华大学12位在籍大学生与培群学生做分组交流,畅谈有关搜集史料的注意事项与经历经验。活动结束前,传播社与人文史地学会的同学上台分享心得,从中看出他们在交流中受益颇丰。

     第二场活动则是让传播社与人文史地学会的学生参与志工团的采访工作。当天活动由志工团导师史冀儒、本校图书馆主任李文辉老师与传播社社团教练黄嘉俊照看,清大志工与培群学生组成的小组则在北干那那穿街走巷,拜访传统杂货店、咖啡店、理发店、中药店等商铺,进行深度访谈与摄影。完成采访后,各组再进行报告和照片赏析。培群生在整个过程中发现待改进之处,学习清大生们的采访与拍摄技巧,进而得到了成长。

     本校图书馆主任李文辉表示,本校传播社与人文史地学会,一直以推介笨珍在地风貌与记录地方掌故略尽绵力,让学生与社区文化发生联系。惟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两个社团均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本次清华大学志工团的到访,有助于学生获得新知识与技巧,加深彼等对乡土的情感与认知,达致文史保存、社区营造与地方培力的目标。

培群独中师生与国立清华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志工团在分享会上合影。第二排左起:徐铭权、王丽兰、李文辉、郭俊延。

清华大学志工团的12位在籍大学生与培群独中学生分组进行交流。

培群独中传播社与人文史地学会的学生参与清大志工团的采访活动,在北干那那地标前合照留念。

在北干那那传统理发店里,培群独中学生配合清大志工团的采访,锻炼自身能力。

清华大学志工团协同培群独中的学生在北干那那传统老店收集史料。

清大志工团与培群生在传统杂货店进行口述历史。

清华大学志工团与培群独中学生在中药店进行访谈与拍摄。

由清大志工团与培群独中学生组成的小组,在北干那那穿街走巷,听地方耆老道述往昔历史。

培群独中的学生参与考察后的汇报与照片赏析活动,从中获得成长。图为史冀儒老师对照片进行点评。

国立清华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志工团与想象北干赠送纪念品给培群独中。左起:清大志工团指导老师王丽兰,本校老师郭俊延,想象北干代表徐铭权。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