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周年校庆特辑
李柱——引领培群独中走出克难时期
1960年代,笨珍培群独中濒临存亡攸关。时任董事长的李柱毅然挑起这如斯重负,带领培群独中走过最艰辛克难的时期。
据《笨珍陇西李氏公所十四周年纪念特刊〉〉与《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上载,李柱祖籍福建永春东关乡,家族世代务农。在十九岁那年,李柱转行从商贩盐,惟中国政局动荡,被迫结束生意,在廿四岁时背井离乡到笨珍双兰,经营杂货生意,买卖槟榔土产,惨淡经营五年后返回中国。中国抗战期间,原有意投军的李柱在婶母极力反对下再度回到双兰,随后迁居北干那那,与妻子经营烟草生意。二战后李柱转而置地种植树胶,经数年努力,购置了一百八十依格园地,奠定了事业基础。
1948年紧急法令时期,李柱常为无辜被捕的居民向有关当局求情,赢得地方人民的爱戴与英殖民政府的器重。在1950年出任乡村委员会主席,为地方服务,之后地方议会成立,他出任首届地方议会主席。1953年遂获英女皇颁赐有功奖章及奖状。
1960年代,李柱活跃社会活动。1960年至1966年,李柱历任笨珍陇西李氏公所主席职。1964年,他也参与了筹组笨珍福建会馆的工作,担任第一届及第二届会长。此外,他也担任过笨珍永春会馆会长。
李柱与教育事业
李柱于1952年出任北干那那育民学校董事长。在这之前,育民学校鉴于校舍不敷应用,估计重建新校舍需耗费十多万元,然而基金仅一万余元,加之紧急法令时期筹款不易,建校计划搁置多年。李柱就任后,毅然接过建委会主席之职,并且在校董会议上大胆签署建筑合同,力排众议,声明建校费用倘若不敷,他愿出售园地,完成建校大计。在他领导下,育民学校新校舍终于建竣。
60年代,笨珍培群独中处于克难时期。1966年,李柱担任笨珍培群独中董事长及四校联委会主席。是年,学生仅存数十人,政府谕令除非迁校上课,否则不得招生,加上学校经济拮据,竟连支付教师薪金也极为困难。李柱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自己垫出教职员薪金,极力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培群独中。笨珍培群独中得以延续至今,不能忘记先人的付出与贡献。
1969年以后,年事已高的李柱淡出社团活动。但培群校史将永远记载他对于华文教育的热诚与奉献。
图/文:李文辉
资料来源:《培中人》2010年8月